年,不僅是中國古老傳統的團圓節日,還是記錄歲月的標識和載體,映射漫長歲月里人們生活狀況的鏡子。
在兒時的記憶里,從進入臘八這一天,就預示忙著年的開始。這天清早,家里的長輩會將浸泡好的八種糧食倒入家里的一口大鍋中。和往常一樣,家里的孩子們圍坐在鐵爐旁,伴隨著“咕嘟、咕嘟”的節奏聲,灶膛中神處理長長的火舌,驅散了嚴冬的寒意。
吃過了臘八粥就要忙著“掃灰”,也就是大掃除,要把家里墻壁地面和各種物件全部清掃一遍,為干干凈凈過新年打好基礎。
“掃灰”結束后,就是買年貨了,魚、肉、蛋、花生、瓜子、糖果等......家里的老小都會上街疫病采買好。
接著就是期待已久的除夕夜終于來臨,全家人圍著鐵爐,吃著滿桌子可口的美味佳肴,體會著濃濃親情的溫暖。年夜飯過后,還有孩子們最期待的壓歲錢和放鞭炮,到處都是歡聲笑語。
如今,人們再也不會為新添衣褲而興奮,也再不會為買新鮮便宜的水產品大早上在寒風中排上幾個小時的隊。我們,也慢慢淡化、遠離了往日那濃濃的“年味”,心中不免生出一縷淡淡的惆悵。
建筑設計第二分院
劉宥萱